我修的死亡學分



我修的死亡學分新的一年!!!我真的好想擁有它~~~今年好多人喜愛,樣式選擇越來越多元化,讓你開心再開心~~~~館長推薦,提供媽咪/嬰兒用品,玩具,模型,寵物百貨,孕婦裝,童裝,婦幼//寵物,…等讓您輕鬆的挑選......

鮮艷又繽紛變化,一定是你自己喜愛的品味。我修的死亡學分網購熱門商品,簡單展現獨有的風格

我修的死亡學分在momo購物網造成風潮,造成搶購,成為網友們的最愛。

我修的死亡學分配合快速到貨,讓我很快速收到。拆開一看!!算是真材實料物超所值阿!!

商品網址:我修的死亡學分

商品訊息功能:




  • 品號:3447457


  • 作者:李開復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5-06-25




商品訊息描述:

病中我不只一次想過,如果我的人生來到盡頭......。

從前我活得太用力了,孜孜不倦、不敢絲毫鬆懈,拚命追求最大的掌聲。

然而,這場病讓我明白,生命最重要的成就,其實是把自己內在獨特的本質開發出來。

癌症是敵人還是諍友?癌症是懲罰還是恩賜?

在濾泡性淋巴癌的病房裡,在生死大惑的拷問之下,

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李開復,這才返身看見過去種種錯失。

他重新檢視過去深信不疑的價值信念,這才發現,原來癌症只是身體的訊號,生命還有許多深刻的領域未曾觸及。親人、朋友之愛,無所為而為的處世、待人之道、健康之道......。新的領悟,於是一一開啟。

【感動推薦】

◎朱平

◎陳文茜

◎陳月卿

◎郭台銘

◎蔡康永

◎劉軒

◎嚴長壽

(依姓氏筆畫排序)

「開復在第五部『追隨父親』中,非常脆弱的跟我們分享他父親跟他的關係,我看了之後特別感動。我跟我父親也是形影疏離,我忙著長大獨立,他忙著忠黨愛國,他們那一代人的憂國憂民,為人處事,在現代的年輕人眼中可能是迂腐老朽、愚忠與八股。但對我及開復這一代人來說,他們卻絕對是一個最後的貴族、最後的君子。開復,真高興在我們一起揚鞭追逐夕陽時,相遇相知。我真希望能跟李伯伯說聲:『李伯伯,開復還在修他的死亡學分,目前沒有讓他自己失望。』

--朱平(漣漪人基金會董事長)

「和開復的友誼超過二十年,他積極、嚴謹、奮進的專業形象一直讓人敬重。或許,正是這種長期壓力給他的身體埋下了病因。得知他患癌的噩耗,我立即建議轉診台大醫院,以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而且,如我們希望的,淋巴癌並沒能擊垮他,他用樂觀和堅毅面對了一切。在治療期間,公司業績並沒受到太大影響,這也彰顯出開復的領導力和管理力。鴻海集團在2009年有幸參與投資了創新工場,也由此見證了中國創業者的關鍵歷程。我欣喜的看到:創新工場在成功幫助一批優秀創業者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公司業績。創新工場開啟了移動互聯網的創業時代,已經成為新時代創業者的樂土。 」

--郭台銘(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

「開復先生在癌症調養期間,曾經到過癌症關懷基金會接受我和營養師關於飲食的建議和精力湯的調製示範。當時他不論外貌和內心都看不出有什麼變化,甚至還談笑風生。直到閱讀這本書才發現原來他修了一堂驚心動魄的死亡學分,內容十分精彩,很值得一讀。我一直覺得,癌症是一位偉大的老師,它教會我們許多事情,也讓我們更珍愛生命。」

--陳月卿(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我很榮幸推薦這本書,不僅因為李開復先生在企業界的高等成就,更因為他不吝於親力親為地給年輕人開導和鼓勵。如同一個企業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淨利,而是為消費者所創造的價值,成功的人生也是如此;開發自己獨特的本質,並為他人創造價值。改變世界,不妨先從自己開始。在疲於計較名利的社會中,這個提醒實在太重要了。」

--劉軒(暢銷作家)

目錄

目錄

自序 意外的假期 005

楔子:噩耗 8

第1部 與死亡交手

01末日悄然來到 12

02徘徊在地獄門前15

03我身上有26顆腫瘤 20

04未知死,焉知生 25

05確診 29

06彷徨歧路 32

07自己研究病情 39

08開始化療 43

09我的人工血管 50

10最後階段的治療 54

第2部 病中覺悟

01與過世的父親「偶遇」62

02如果生命只剩一百天 67

03與星雲大師對談 75

04從容和自己競賽 83

05墓誌銘檢測 88

06放下驕傲 96

07學會感恩 103

08生命是最嚴厲的導師 109

第3部 最有價值的人生

01每天都是「最特殊的一天」 118

02放開手,你就擁有全世界 129

03做最真實的自己 137

04樂助有緣人 145

05平衡,讓人生更豐富 153

第4部健康,我對自己的承諾

01我的重生之路 118

02癌症給我的禮物 173

03天天睡得好,煩惱自然少 177

04吃出健康 185

05運動,活力的泉源 193

06釋放壓力,身心通暢 197

07涓滴儲蓄正能量 200

08幽默感是我的良藥 206

第5部 家人,教我懂愛

01追隨父親 214

02我的老小孩224

03六位老天使 238

04古之真人 249

05我的開心設計師 263

06守護一個快樂攝影師 272

07設計我的家 288

後記看穿生命的奧妙 300

序跋

自序

意外的假期

◎文∕李開復

我從沒想過自己竟會出版一本這樣的書。一直以來,我篤信且奉行不輟的人生信念是: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不同!我總是鞭策自己追求最有價值的人生,每時每刻都得好好善用,要讓自己的有限生命發揮最大的效益。

在癌症降臨之前,我的事業成就可說一帆風順。我26歲時,博士論文就得到紐約時報半版報導,被全美資訊工程學排名第一的卡內基美隆大學(CMU)破格授予教職;之後投效蘋果、微軟及Google這三大引領世界科技的公司,都快速得到拔擢,擔任華人最高階的職務;我還曾獲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年度百大風雲人物;2009年,我更決心自己創業,意氣風發的創辦創新工場;在中國,我有數千萬的微博粉絲,是許多年輕人願意追隨的「青年導師」......數十年來,盡管勞碌繁忙,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但我其實志得意滿,畢竟自己想做的事多半都能實踐,眼前還有無盡的前程,等待我去開拓。

我始終奮鬥不懈,在人生的路上,學了很多,也得了很多,但顯然我學得還不夠,生命還想教我更多的功課。

在五十二歲生日前不久,我被醫生宣判得了第四期淋巴癌。身體在我多年來的摧殘之後,發出最嚴重的抗議,要我正視它的存在;在毫無防備下,我戰慄的感受到死神和自己離得那麼近;和癌細胞交手的診治過程倍受痛苦,讓我彷彿從雲端瞬間墜落,剎那間,不知身在何處,渺小且無助。

我終於放下熱愛的工作,回到台灣接受治療,被迫補修死亡學分。這段不在我人生計畫裡的「假期」,意外讓我的生命有了深刻的迴旋,除了我的身體有待修補,沒想到,我的心靈也神奇的得到滋養。這是這本書之所以出現的原因。

我想告訴大家我在病中的體悟,這段期間我深刻感受到身心的痛苦及家人無盡的愛,讓我懂得分辨什麼是真正有意義的、值得我奮力去追求。這段意外之旅還讓我看到自己過往的盲點,我所追求的「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不同」,本質上並沒有錯,但是多年來,名利的浮漲讓我不知不覺間偏離了軸心,以致迷眩其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不自知。這場生死大病開了我的智慧,我依舊會盡力投身工作,讓世界更好;但我更真切知道,生命該怎麼過才是最圓滿的。

特別想感謝臺大唐季祿醫師、李啟誠醫師高明的醫術,讓我順利通過身體的考驗,得有重生的契機;感謝永齡基金會吳襄良先生、陳基宏醫師、鄭慧正醫師、唐招君小姐耐心的指點、分析和幫助;感謝郭台銘先生對於血液腫瘤研究的無私捐贈,和有如兄長般的關懷;感謝這段期間相遇的新舊台灣朋友,給我另一扇窗,看到生命其他的可能;感謝無數大陸朋友不遠千里來探病,和經過網路傳達許多愛心和鼓勵;更感謝我的母親、妻女及兄姊,給我無限親情的溫暖,讓這個原本沉重而煎熬的假期,變得可以承受,甚至讓我不時充滿了幸福感。

書寫也是療癒及思考沉澱的很好途徑。謝謝鄧美玲、許耀雲及陳宣妙協助讓這本書得以誕生,因而能和大家分享我最真實的生命經驗,企盼讀者從中有所收穫,不須補修死亡學分,就能明白什麼是自己最該追尋的,能夠自我實現,擁有理想的人生。

內文試閱

03 與星雲大師對談

生病之前,我獲得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影響世界百大人物之一,我意氣風發地赴美受獎,自認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然而,弔詭的是,領獎回來沒幾個月,我就發現自己生病了。病中赤裸裸地暴露在病痛的風暴中,再大的影響力、再高的知名度都幫不了忙;在診療間、在病床上,我什麼都不是,就是一個隨時可能在呼吸之間頓失所有的病人。

那時候,我常常怨天怨地、責怪老天爺對我不公平,我從內心深處發出呼喊:「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這是因果報應嗎?」我是天之驕子啊!我有能力改變世界、造福人群,老天爺應該特別眷顧我,怎麼可能會把我拋在癌症的爛泥地裡,跟一群凡夫俗子一樣在這裡掙扎求生?

朋友看我痛苦,特地帶我去拜見星雲大師,並在佛光山小住幾日。有一天,早課剛過,天還沒全亮,我被安排跟大師一起用早齋。飯後,大師突然問我:「開復,有沒有想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響力』、『世界因我不同』!」這是我長久以來的人生信仰:一個人能有多大程度可以改變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力愈大,做出來的事情就愈能夠發揮效應......。這個信念像腫瘤一樣長在我身上,頑強、固執、而且快速擴張。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的正確性。

大師微笑不語,沉吟片刻後,他說:「這樣太危險了!」

「為什麼?我不明白!」我太驚訝了!

「我們人是很渺小的,多一個我、少一個我,世界都不會有增減。你要『世界因我不同』,這就太狂妄了!」大師說得很輕、很慢,但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什麼是『最大化影響力』呢?一個人如果老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你想想,那其實是在追求名利啊!問問自己的心吧!千萬不要自己騙自己。......」

聽到這裡,簡直像五雷轟頂,從來沒有人這麼直接、這麼溫和而又嚴厲地指出我的盲點。我愣在那裡,久久沒有答話。

「人身難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不容易了。」大師略停了停,繼續說:「要產生正能量,不要產生負能量。」他的每一個字都落在我的心田裡:「面對疾病,正能量是最有效的藥。病痛最喜歡的就是擔心、悲哀、沮喪。病痛最怕的就是平和、自信,和對它視若無睹。我得了幾十年糖尿病,但我無視於它的存在,每天照樣做我該做的事,我現在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那幾天常聽大師開示,覺得自己過去堅信不疑的很多價值、信念都是有瑕疵的。我當時還帶著很多因為身分、名望、地位而來的自負,大師的話語,我雖然記住了,可是我並沒有完全明白、也沒有完全接受,甚至還有點不服氣。

有一天,我想到我在微博上時常針砭時事,也曾對一些負面的社會現象口誅筆伐。於是請教大師要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社會上的「惡」?沒想到,大師還是以一貫平和的語氣回應我:「一個人倘若一心除惡,表示他看到的都是惡。如果一心行善,尤其是發自本心的行善,而不是想要藉著行善來博取名聲,才能導正社會,對社會產生正面的效益。」

「可是,如果看到貪婪、邪惡、自私等負面的事件,又該怎麼辦呢?」我想辯解。

大師說:「要珍惜、尊重周遭的一切,不論善惡美醜,都有存在的價值。就像一座生態完整的森林裡,有大象、老虎,也一定有蟑螂老鼠。完美與缺陷本來就是共存的,也是從人心產生的分別。如果沒有邪惡,怎能彰顯善的光芒?如果沒有自私的狹隘,也無法看到慷慨無私的偉大。所以,真正有益於世界的做法不是除惡,而是行善;不是打擊負能量,而是弘揚正能量。」......

養病期間,大師的話語時常在我心中迴盪。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影響力」這三個字。

過去,不論做任何事情,我都會不自覺地先估算這件事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力?一場演講不到一千人就不去;每天微博不能新增一萬個粉絲,我就覺得內容發得不夠。有人發email問我創業問題,我只回覆那些有可能成功的。要不要見一個創業者?完全取決於他的公司有多大潛力。要見哪位記者,也要看他面對的讀者群有多少。......我從來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我的行程排得滿滿,我的時間有限,當然必須過濾掉很多次要的、沒有意義的活動。於是,我精確計算每分每秒該怎麼用在能夠發生最大化影響力的地方;我也幾乎有點偏執地把運營社交媒體當作人生目標的重點,把獲取粉絲視為志在必得的工作。

那時候,我確實沉溺在各種浮動的快感中,我是眾所矚目的,走到哪兒都有粉絲圍繞著我;我在微博的影響力讓我輕易發起萬人實名抵制某一個熱門的電視節目;我認為自己是路見不平、仗義執言的俠客......。做為一個科技人,我對於自己已經越界毫無所覺;堅信自己是在關心社會,但骨子裡已經被千萬粉絲沖昏了頭,每一個社會重大事件,粉絲都會期待我的表態,於是我陷入轉發與關注的熱潮中,不能自已;甚至還運用我的專業,篩選最值得關注的微博條文,好讓我的言論更具有影響力。

大師重重點醒了我:「追求最大化影響力,最後就會用影響力做藉口,追求名利。不承認的人,只是在騙自己。」為了追求更多的影響力,我像機器一樣盲目地快速運轉,我心中那隻貪婪的野獸霸占了我的靈魂,各種堂而皇之的藉口,遮蔽了心中的明燈,讓我失去準確的判斷力。我告訴自己,有了影響力,我就可以伸張正義、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我的身體很誠實,我長期睡不好、痛風、便祕、還得了帶狀皰疹......。這些警訊都太小了,無法撼動我那愈來愈肥大的信念;人說「不到黃河心不死」,狂心難歇,最後身體只好用一場大病來警告我,把我逼到生命的最底層,讓我看看自己的無知、脆弱、渺小;也讓我從身體小宇宙的複雜多變,體會宇宙人生的深邃、奧祕。

身體病了,我才發現,其實我的心病得更嚴重!當我被迫將運轉不停的機器停下來,不必再倚賴咖啡提神,我的頭腦才終於可以保持清醒,並清楚看到,追逐名利的人生是膚淺的,為了改變世界的人生是充滿壓力的。珍貴的生命旅程,應該抱著初學者的心態,對世界保持兒童般的好奇心,好好體驗人生;讓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有學習、有成長,不必改變別人,只要做事問心無愧、對人真誠平等,這就足夠了。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如此,世界就會更好,不必等待任何一個救世主來拯救。

現在,我發現一個更符合個人渺小地位的思維方式,那就是,如果我做一件事情,世界上每一個人也都這麼做,那麼我們的世界會不會變好一點?如果會,我就去做,但不再用量化的思維算計每件事的「價值」和「意義」。生命太深奧了,很多看不見的價值與意義,會發生在我們看不見的細微處。例如生病之後,我陸陸續續在微博發了些病後感悟的文章,我只是真誠想要跟大家分享,再也不會像過去一樣為了擴大點擊率和影響力而刻意營造推廣。我發現,真有需要的人,一篇短文、一句誠懇的話,就能深入人心。與其讓千萬人過目即忘,不如讓一兩個人銘記在心。而且,透過這種真誠、無私的靈犀相契,我自己得到的回饋才會是正向的能量。

現在,之前汲汲營營追求的一切,在我心裡都漸漸淡了;卸掉身上很多看不見的負擔,我才有能力辨識網上許多激昂、沸騰的討論,常常都充滿了負能量。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病中醒來,昏聵的心眼也醒過來了。我現在不太看網路消息,更不覺得自己要在網上仗義執言。眼不見、心不煩,不見可欲,使人心不亂;不煩不亂,就不會帶來身心的壓力,不然,壓力是一切致病之源。就算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我也勢必要遠離過去的生活模式了。

作者資料

李開復

生於台灣,長於美國,以最高榮譽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並於一九八八年獲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學博士學位。歷任蘋果、微軟、Google頂尖科技公司全球副總裁等重要職務。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創業家、青年導師、暢銷書作家。二○○九年九月在北京創立創新工場,幫助中國青年成功創業。

曾任美國「百人會」副會長,並於二○一三年獲選《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一百人。同時也是香港城市大學的榮譽博士、卡內基美隆大學榮譽商業管理博士,以及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協會院士。



商品訊息簡述:









作者:李開復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書系:心理勵志
出版日期:2015-06-25
ISBN:9789863207603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304頁 / 14.8cm×21cm







商品圖文介紹轉載自momo購物網

我修的死亡學分好用嗎?

我修的死亡學分評價怎麼樣?

我修的死亡學分推薦分享

我修的死亡學分排行

我修的死亡學分比較

我修的死亡學分品牌推薦

我修的死亡學分價格


0C8DFEAE03EF361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b31xh53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